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作物研究所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作物研究所杂粮研究团队在谷子、糜子分子遗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时间:2022年10月12日 09:22   来源:作物研究所 作者:齐燕妮 点击:
【字体:

近期,由我院作物所杂粮研究团队完成的科研论文《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morpho-agronomic and yield-related traits in foxtail millet (Setaria italica) across multi-environments》、《Identification and fine-mapping of a major QTL (PH1.1) conferring plant height in broomcorn millet (Panicum miliaceum)》先后在《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在线发表。

团队利用构建的“豫谷1号×陇谷7号”RIL群体,在14个环境下对17个主要农艺及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表型鉴定,结合高密度SNP/SSR遗传图谱分析,全基因组定位获得了221个数量性状位点,并分析鉴定出多环境稳定QTL候选基因和聚合多个有利等位基因的优势自交系,为谷子主要农艺及产量相关基因精细定位、克隆、功能解析及育种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上。

团队利用“陇糜12号×张778”F2、F2:3群体,采用BSA-seq和QTL精细定位,鉴定到调控糜子株高的一个主效QTLPH1.1)位点,依据基因结构变异确定了调控糜子株高的候选基因,同时,通过该QTL区间内的InDel标记,关联分析了512份糜子种质资源的株高差异,能很好的区分高、中、矮秆糜子种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糜子株高遗传调控机制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矮秆抗倒伏糜子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

刘天鹏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杨天育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甘肃省重大专项、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和我院生物育种专项及青年基金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38-022-01894-2;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22.1010057/full



主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邮编:730070电话:0931-7665231   E-mail:mhx@gsagr.ac.cn
Copyrights © 2020 作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陇ICP备1500287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