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作物研究所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甘肃聚力攻坚玉米籽粒机收瓶颈 农艺农机深度融合助推单产提升
——2025年甘肃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推进暨玉米机收现场及品种展示观摩研讨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5年10月27日 17:40   来源:作物所 作者: 点击:
【字体:

10月25日,由甘肃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国家玉米育种联合攻关团队主办的“2025年甘肃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推进暨玉米机收现场及品种展示观摩研讨会”在甘肃酒泉召开。会议以“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助力大面积单产提升”为主题,通过现场观摩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聚焦玉米籽粒机收关键瓶颈,汇聚多方智慧,明确发展路径,为推动全省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常宏主持会议并讲话,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王玉玺、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合作交流处处长何京、种植业处处长唐继荣到会指导。

常宏在讲话中对体系下一步重点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一是要主攻“宜机收”育种,通过制定性状鉴定标准,力争两年内培育出3-4个低倒伏、低水分、低破碎的标杆品种;二是要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协同多岗位制定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实现“品种-栽培-机械”精准匹配;三是要协同破解产后瓶颈,通过调研烘干设施与建设服务中心试点,探索“湿粮收购、就地烘干”的新模式;四是要强化示范引领,要求各试验站从2026年起建设“四位一体”核心示范区,打造可复制推广的产业样板。

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将协同加强科技攻关与政策引导,全力支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在宜机收品种选育、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突破,为推动全省玉米单产提升与产业增效提供坚实支撑。



在座谈环节,省玉米体系岗位专家、作物所副所长周玉乾介绍了西北区玉米籽粒机收的发展现状、主要成效及突出问题。王玉玺首席在指导讲话中从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甘肃在玉米籽粒机收方面的探索,并对西北地区玉米产业全程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多位与会专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及试验站站长就发展籽粒机收积极建言献策。甘肃省敦煌种业、甘肃亚盛种业负责人及种植大户代表从一线实践出发,强调推进籽粒机收必须关注种植户的投入产出效益,并就降低技术应用成本、完善产后服务链条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在玉米机收现场,与会代表共同观摩了全国36家科研单位和企业提供的53个玉米品种的表现以及机械收获测产的整个流程。作物所选育的陇单635、陇单663、陇单632等品种表现高产、一致性好、站杆性好、适宜机械粒收,得到与会专家、企业家及种植大户的一致好评。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种子总站等单位专家,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处、作物研究所、酒泉市农业农村局及市农科院负责同志、省玉米体系岗站专家、种业企业代表、种植大户代表等参加。





(撰稿:袁明璐   审核:王兴荣 网站编辑:杨城   总编辑:郭家玮)

Copyrights © 2020 作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主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邮编:730070电话:0931-7614943  邮箱: zws@gsagr.cn  陇ICP备1500287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1318